電壓擊穿試驗儀使用流程
電壓擊穿試驗儀使用流程
***、測試前準備
1. 安全確認
確保試驗儀接地良好,避免漏電風險。
檢查試驗艙門安全聯鎖裝置是否正常(門關閉時才能啟動高壓)。
操作人員需穿戴絕緣手套、護目鏡等防護裝備。
2. 環境要求
實驗室溫度(23±2)℃、濕度(50±5)%(參考GB/T 1408.1 2016)。
無強烈振動或電磁干擾。
3. 試樣準備
按標準(如ASTM D149、IEC 60243)裁剪試樣,厚度均勻,無氣泡、雜質。
清潔試樣表面,避免污染影響結果。
4. 儀器檢查
確認電源電壓(220V±10%)穩定。
檢查高壓電極(球形/板狀)是否光潔無損傷,間距符合標準(如1mm~5mm)。
注入絕緣油(油浸試驗時),液面需完全覆蓋試樣。
二、測試設置
1. 參數輸入
開機后進入控制界面,設置以下參數:
測試模式 :快速升壓、階梯升壓或耐壓試驗。
初始電壓 :***般為額定電壓的50%(如1kV)。
升壓速率 (如1kV/s、2kV/s,依據標準選擇)。
終止條件 :擊穿電流閾值(默認5~10mA)或手動停止。
2. 試樣安裝
將試樣置于電極間,確保接觸平整無氣泡。
油浸試驗時,試樣需完全浸沒并靜置排除氣泡(≥5min)。
三、測試操作
1. 啟動測試
關閉試驗艙門,按下“啟動”鍵,儀器自動升壓。
實時觀察電壓 電流曲線,試樣擊穿時儀器自動斷電并記錄擊穿電壓(kV/mm)。
2. 異常處理
若出現閃絡而非擊穿(表面放電),需清潔試樣后重新測試。
測試中斷時,按“急停”鍵切斷高壓,放電后再處理。
四、測試后操作
1. 數據記錄
記錄擊穿電壓值、試樣厚度、環境參數及失效模式(擊穿點位置)。
計算介電強度(擊穿電壓/厚度,單位kV/mm),取3~5次測試平均值。
2. 安全復位
打開艙門前確認電壓歸零,放電完成。
清理電極和油槽,關閉電源。
五、注意事項
1. 安全警告
嚴禁帶電操作或打開艙門!
擊穿后試樣可能產生碳化痕跡,需及時清理電極。
2. 維護要求
定期更換絕緣油(耐壓值≥30kV/2.5mm)。
校準周期:1年(或500次測試后)。
3. 標準參考
固體材料典型介電強度:
聚乙烯:20~50kV/mm
環氧樹脂:15~30kV/mm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